日日三餐,早.午.晚:葉怡蘭的20年廚事手記

享受在家下廚的舒適節奏,能真切的從每日三餐裡感到滿足、舒適,一個人吃飯不將就,多人家宴不麻煩。用三餐找回最適宜自己的生活節奏,每天都是下廚的好日子。

 

 TASTE 編輯 Debby

日日三餐,早.午.晚:葉怡蘭的20年廚事手記

You are what you eat.


「人如其食」我們時常用飲食來窺探一個人過著甚麼樣的生活,來形塑對他的想像。當然也有許多人認為飲食並不是這麼重要,但對本書作者而言,吃食不只是為了填飽肚子,而是能夠因應著季節時令,利用日常三餐來展現生活態度,從每天隨手的備忘錄開始,結合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展現餐餐不將就的廚事心得。

 

有滋有味的居家生活美學

作者表示,一剛開始下廚只是比起外食,做自己喜歡吃的口味更覺得身心舒服,而抽油煙機上的便條只是為了在忙亂的廚房裡可以方便備料與記事,不知不覺就這樣記錄了600多道菜色與佐餐飲料,因此書裡沒有華麗、繁複的烹飪步驟,可以見到更多隨心,僅依循著自己的口味與喜好做出來的日日三餐。


同時,作者也在書裡解答究竟如何在忙碌的生活裡兼顧每日下廚且樂在其中,分享了她「中午吃麵,晚上吃飯」這樣的飲食習慣,中午的方便快速更符合日常的用餐邏輯,並且利用現有的材料去發想菜色,食材隨著季節吃當季,又或是善用自己的感官來做菜等等做菜心法。還有讓廣大的追蹤者期待的還有每餐必備的佐餐飲料,從咖啡、茶、葡萄酒到果汁,搭配著十分台的每日餐桌,更完整體現一加一大於二的飲食體驗。


這樣的飲食日記不是讓人執著在吃得刁嘴,而是享受在家下廚的舒適節奏,能真切的從每日三餐裡感到滿足、舒適,一個人吃飯不將就,多人家宴不麻煩。是一種生活態度,用三餐紀錄生活狀態,找回最適宜自己的生活節奏。


用「好好吃飯」來感受生活的美好

生活在台灣這麼便利的地方,出門走兩步路就有一間超商,轉彎處就有小吃或便當店,日常緊湊的生活裡鮮少機會能體會到自己下廚的滿足感,更不用說有了家庭吃一頓飯就像打仗,甚至已經忘記餐桌是聯繫感情,建立歸屬感的地方。許多留學在外的朋友說即便本來不會做飯,但仍親手下廚只為了把家鄉味分享給不同國家的朋友,因此吃飯這件事也成為了定義我們是誰,並且從哪裡來的象徵。

透過料理這樣的載體,自己做飯也成為自我表達的方式,能展現出努力生活的樣貌,能更從容有餘裕地用心對待每一餐,每一天都好好吃飯,好好生活。

相關商品

相關文章

至少,在我們眼中,這些粗暴又很主觀的說詞,有夠令人著迷。重要的是我們知道對於食物,波登從不隨便將就,永遠認真且熱切。    TASTE 編輯 Debby
依照自己與朋友們的口味與喜好隨心料理,變化出充滿個人風格的餐桌,好好照顧自己與身旁大家的胃,畢竟還有甚麼能比好吃的料理更療癒身心靈的呢? TASTE 編輯 Debby
當我們知道「糖、香料,還有美好的味道」這樣的組合可以誕生出完美的小女孩;而本書作者則提出在烹飪時加入「視覺、聽覺、口感、香氣、味道,還有情感」這些感受,進而能煮出風味豐富的美食。 翻開這本書,比起說是包羅萬象、記載詳盡的食譜,更像是引人入勝的一頁頁實驗記錄。    TASTE 編輯 Debby
星期天、星期一、星期二、星期三、星期四、星期五、星期六
一月、二月、三月、四月、五月、六月、七月、八月、九月、十月、十一月、十二月
目前庫存不足,剩下 [max] 件商品
加入願望清單瀏覽願望清單移除願望清單
購物車

您尚未新增任何商品到購物車

回到商店頁

新增購物備註編輯購物備註
使用優惠券

使用優惠券

優惠券將在結帳頁面生效